白蝦養殖技術

目前臺灣的白蝦養殖只注重繁殖技術,而忽略了池塘之生態環境,在養殖池中,由於飼料殘餌、動物排泄物及殘骸等有機物質不斷地堆積之下,引起池水惡化,而造成殖動物死亡,輕微者會抑制養殖動物之生長,所以為避免上述情形發生,積極了解養殖池的生態環境是當務之急。  無論如何,今後要解決或克服蝦類養殖所面臨的問題,應從養殖池之環境改造、環境修復開始建立池塘中一個完整的生態系,並維持水中之生態平衡勢在必行。

壹、白蝦對水質與環境的需求池蝦要能存活與生長,應提供其最適宜的水質與環境,供其棲息。
1.水溫:23-32℃都可養殖,但最適溫度為28-30℃,18℃攝食停頓 ,9℃死亡,但在臺灣經馴化後,北部地區者冬天也可存活,且過冬後能達30-100公克的大小。
2.鹽度:在5-40 0/00都可養殖,但最適鹽度為12-20 0/00 ,若慢慢馴化可耐1-2 0/00鹽度,甚或更低。
3.pH:在8.0±0.3最佳,若pH低於7.0或高於9.2即受響。
4.溶氧:在4ppm以上,勿低於3ppm。且一日當中之變化勿超過6ppm。
5.化學需氧量:在5-30ppm之間均可,勿低於3.5ppm,但溶氧充足時 ,7-10ppm成長最佳。
6.透明度:在20-60公分都可,但在35±5公分最佳。
7.水色:維持綠色(在淡水地區)或紅棕色(在海水地區),若優勢種 為藍綠藻則成效不佳。水變清者亦不太長。
8.營養鹽:磷酸鹽0.1-0.3毫克/公升。矽酸鹽在2.0毫克/公升左右。氨態氮在0.4毫克/公升以下。亞硝酸鹽在0.5毫克/公升以下(淡水)或1.0毫克/公升以下(海水)。若氮磷比較大者,可產生矽藻。
9.總鹼度:最好能在180-240毫克/公升,若為淡水者亦應該維持在120毫克/公升以上。
10.異營菌:在103-4 CFU/毫升之濃度較少發病,若為105-6 CFU/ 毫升 發病機率大增。

貳、精優養殖管理的要點
1.選購優良或有認證的蝦苗,如具高健康度(HHS)與無 特殊病毒(SPF 或SPF-R)者。蝦苗最好自然交配生產者,且生產胎數愈少愈佳,並防止其他蝦種混入。
2.放養密度每公頃 40-150萬尾,視當時的氣象、管理與設備而定。
3.確實做好底土的去污、曝曬、翻耕、消毒或客土。
4.維持良好與穩定的水質水色。
5.水深最好維持1.5-2.0公尺,底部有10公分泥土。若有鋪設塑膠布,則養殖成效較佳。
6.水車每公頃至少10臺或最好總馬力數20馬力以上,在飼養後期及收 蝦前,更宜全部啟用,這是最重要的設施管理。
7.投餵質優的草蝦加強飼料,收成前二個星期更可改投斑節蝦飼料。其一天四次餵飼者比一天二次餵飼者其成長快1.6-1.8倍。攝食時間 控制在1-1.5小時。可由此比例加上其他方法反推蝦池產量。
8.每日餵飼2-4次,晚上吃60-70%、白天30- 40%,而晚上8點時可吃40%。
9.FCR約在0.75-1.35之間,視放養密度、養殖期長短及收成大小而定。養殖良好者,一般低於1.0,否則管理應出了問題。
10.蝦類生病時,正確藥物的適當使用。
11.白蝦成長在夏天2個月後平均可達9-12公克,冬天則為 8-10公克。在夏天時,3個月約可達15-18公克,甚至於22公克,成長速度每週約增重2公克,否則應仔細追查,研究改進。12.若在小型的室外水池或塑膠池,利用循環水養殖法,則每公頃每次可生產40-110公噸。

參、白蝦食物鏈之培育技術食物鏈養殖法是目前魚、蝦、貝類養殖最佳的方法,食物鏈可以提供一連串的水族動物最佳的天然餌料,由於天然餌料的營養均衡,所以水產養殖動物攝取後,可以促進生長、提升免疫力,進而防止疾病發生,是目前水產養殖最有效地養殖方法之一。
食物鏈係指水域環境中,植物性藻類(生產者)吸取水中之營養鹽,在日光下行光合作用,大量增殖,然而草食性動物(消費者)把藻類捕食之,將生產者的能量直接利用,為第一次消費者,而較大型的肉食動物再捕食第一次消費者,而成為第二次消費者,更大型的肉食動物再捕食第二次消費者,而成為第三次消費者,以此類推,如此由於食物連結而成的動物相互間捕食之連鎖關係,稱之為食物鏈,水族動物鏈的一般模式如下。
白蝦在幼苗期均攝取水中或底表上之矽藻類為食,當長大至中蝦期時,改攝取較大型的藻類,諸如大型直鏈藻、魚腥藻等一些浮游動物或動物屍骸,所以此階段是屬於雜食性,當白蝦進入成熟繁殖階段時,則食性轉變成肉食性,以攝取更多的蛋白質當為生殖生長所需。生化科技食物鏈培養法從上述了解白蝦的天然餌料生物之後,然後再擬出這些餌料生物之培養方法,及其在池塘中生物種間的相互關係。因而白蝦食物鏈現場培育技術分為生物技術培法及生化技術培養法兩種介紹之。
1)生化技術培養法:將食物鏈培養物質先行利用微生物分解,然後再跟微生物一併投入池中,此時培養物質會不斷地析出有效營養鹽可提供藻類增殖,隨而再接種預培的動物性餌料生物,使食物鏈在池塘快速建立。肆、塘管理技術之實務操作1.生化製劑水質改善法白蝦在養殖過程中,蝦的排泄物及殘餘飼料,經由底泥微生物分解而產生氨氮及硫化氫等有毒物質,造成水質惡化,使池蝦死亡。因這些有毒物質在充分氧氣下易礦酸化成為池中藻類之營養鹽,所以一旦檢測到蝦池中之有毒物質產生時,就須加強打氣,同時添加生物製劑,在雙管齊下而使水中之有毒物質消失、水色安定、水質淨化。
(2)水色變異解救方法蝦類養殖最忌池塘水色變異,會造成池蝦不安定或死亡,所以維持水色不變是成功的要件。一般白蝦養殖池水的水色均以棕色或綠色為主,但是由於白蝦的大小及密度不同,蝦池的水色易轉變成土黃色,這種水色的轉變對蝦的生長及健康均甚佳。但是若水色由青綠色變為青黃色,由棕色變為棕黑色等之水色變化對於蝦池均不健康且會造成死亡,下列水色變化是季節所引起之常見變化水色:水色變異通常是倒藻或微小生物相改變,因此池蝦會變成不穩定,最明顯地是攝食量的減少,此時要迅速依下列步驟救水:
(3)生物制衡技術防止水色消失法白蝦養殖過程中池塘水色突然消失掉,尤其是幼蝦期最常見到。池塘水色消失常會造成池蝦不安定,且生長速度緩慢下來。造成水色消失之原因不外乎輪蟲大量增殖、紅筋蟲大量著生以及絲藻大量蔓生等生物性因素。輪蟲及紅筋蟲在池塘中均攝取水中的綠藻及矽藻類為食,日以繼夜,所以池塘水色有時在一夕之間消失掉,又絲藻蔓生而吸取水中之營養鹽,而使池塘中之綠藻或矽藻缺乏營養鹽而無法增殖,而消失掉。防止池塘水色消失,可採用「生物制衡技術」來防止水色消失,甚為有效的好方法。 a.輪蟲大量增殖:池塘的養殖用水中輪蟲大量增殖是造成池塘水色迅速消的原因之一,早在六十年前日本養鰻業者已發現養鰻池水色突然消失之元兇為輪蟲,後來在魚蝦養殖池塘中,發現輪蟲大量增殖時水色也有迅速消失之現象,尤其作水後一週最為常見,為了防止輪蟲大量增殖所造成池塘水色消失的方法就需要利用生物制衡技術,才能達到有效的控制。處理方法:池塘水色迅速消失是因為大量的輪蟲將水中綠藻攝食掉所致,所以池塘中需放入可以捕食輪蟲之動物,將其捕食掉,使綠藻在池水中保持恆長的數量,其中最佳捕食輪蟲的水族動物就是孔雀魚(俗稱大肚魚),當池塘注水時,就需放入大肚魚,此魚在淡海水中均能存,而且與水產養殖動物為互相殘食的現象,一隻成體的孔雀魚每日可捕食5,000∼6,000隻輪蟲,所以,一公頃池塘放入半公斤大肚魚,就可以有效抑制輪蟲大的增殖。b.紅筋蟲大量著生:池塘水色迅速消失的另一種生物性原因就是池底紅筋屬大量著生,紅筋又稱「赤蟲」,是搖尾蚊(俗稱草蚊)之幼蟲。當池塘注水時,搖尾蚊就開始在水緣邊產卵,其幼生孵化後不久,開始在池底造巢,並攝取水中之綠藻為食,俟池底大量紅筋蟲著生時,水色也就會迅速消失掉,這種現象大都發生在海產蝦類及淡水長臂大蝦養殖池中,通常是作水後十天左右發生,為了抑制紅筋蟲之大量著生,也需要利用生物制衡技術,才能達到有效的控制。處理方法:紅筋蟲是蝦類重要料生物之一,所以當池塘注水時,就在蝦類養殖池中,每公頃可先放入200∼300尾中蝦,經作水後不投餌,這些被放入的蝦就會捕食池底的紅筋蟲為食,使得著生於池底的紅筋蟲,大大的減少或消失掉,如此就可以有效地抑制池底紅筋蟲大量著生,放苗後水色也可保持安定。c.絲藻大量蔓生:池塘水色迅速消失的第二種生物性原因,就是池底絲藻大量蔓生,尤其是在蝦類養殖池中最為常見,這些絲藻把池水中之有效營養鹽吸收掉使水色消失,尤其是在作水後二週以後最為普遍。通常這種現象,養殖業者常會下硫酸銅或其他藥物或下水打撈,因而常影響到池中養殖動物之生棲及造成緊迫;為了防止絲藻大量蔓生的最佳方法,就是要利用生物制衡技術,才能有效地抑制絲藻的蔓生。處理方法:利用生物制衡技術抑制養殖池中絲藻蔓生的方法有二:(1)利用綠藻與絲藻間之生存競爭:當池塘注水至水深70∼80公分後,就需馬 上作水,作水所用之肥料以肥液為佳,作水方法如下:亮衡自行研發之水產綠藻培養液可取代市售的所有的水產培養液。  作水使用的肥液量依池塘狀況及水色濃淡不同各有差異,通常作水水色透明度達30∼35公分即可,這時在池水中的綠藻可優先吸取光能及利用溶於水中之營養鹽,而與池底之絲藻產生生物間的生存競爭,由於池水中的綠藻佔優勢,因此可有效的抑制絲藻蔓生,進而防止水色消失。(2)利用草食性魚類攝取絲藻:一般常見的草食性魚類中;淡水魚類有草魚,海水魚類有變身苦和虱目魚,這些絲藻開始要孳生的時間此時每公頃放入十尾中型的草食性魚類,通常淡水池塘放入草魚或淡化的虱目魚,而海水池塘放入虱目魚為佳。如此一來,就可以有效的抑制絲藻的蔓生,同時草食性魚類不但不捕食池塘中的養殖動物,且易於與其形成族群融合而相安無事。4.污染性藻相的出現與對策(1)污染性藻相的出現:白蝦養殖場大部份都設在沿海地區,故使用養殖用水之鹽分各有差異,所以在白蝦養殖池中,都可以發現海水和淡水藻種。這些藻種不僅可當為池蝦之餌料,也是池中浮游生物的餌料,同時這些藻類可以吸取水後之營養鹽,並於行光合作用時產生氧氣,增加水中溶氧,改善水質。可是隨著蝦池水污染程度之增加及物理化學之改變,養蝦池中之藻類及藻相結構也隨之改變。若能仔細分析池中變化的藻種及藻相,就可以將其作不水環境之指標,而掌握養殖池之水質變化,此對於養殖池之經營甚為重要。在蝦池中,有時會出現多量的渦鞭毛藻,而形成紅潮,而且有些種類會泄生毒素造成池蝦死亡的現運。當蝦池有機污染高、水質不良時,經常會出現眼蟲(Euglena)和鱗孔藻(Lipocinclis)等;因此,若能充份掌握藻類資料、配合水質及其他生物相分析,將更能了解池塘的水環境。(2)污染性藻相的處理對策:白蝦經一段時間的飼養,池塘水質及池底會受到殘餌及白蝦的自家污染,由於污染程度的不同,所出現的藻相也不一樣,因此可利用這些污染藻相做為環境指標,來判斷蝦池的污染程度。在低鹽分的池塘中,綠藻類最適合增殖,其水色以青色(綠豆之青色)為最佳,若池水在中腐水性以上時,一些藍綠藻如螺旋藻、顫藻、微囊胞藻就會相繼地發生,而產生藍綠的水色。若池塘污染更加深時,則出現魚鱗藻(Mullomonas sp.)及裸藻類如近軸裸藻(Euglena proxima),在白天水色呈濃綠,而晚上則形成一層綠色水膜在水面上。若遇有上述之污染性藻相出現時,須停止餵食或減少投餌量,並須連續換水及投放生命離子製劑,否則蝦病諸如白點病、微酵母症等將會發生。在高鹽分之池塘中以矽藻為多,常會呈現黃褐色至棕褐色之水色。當池塘污染程度增加時,會出現渦鞭毛藻、條紋裸甲藻(Gyrodiniun sp.),使水色趨向赤紅,這些藻類也是構成紅潮的藻種,會分泌毒素,致使池蝦死亡。若池塘污染加深時,出現夜光蟲(藻)(Notiluca millaris),會在風尾池邊形成粉紅色群落或泡沫。如果池塘是出現黃棕色之水華是塔瑪藻(Alexandrium tamrense),此種藻不產生生物光,但含有麻痺性貝毒,會造成池蝦死亡。這些有毒性之污染性藻類是跟海水相呼應的發生,在沿海地區養殖場最好避開發生期間才開始從事養殖。若養殖場有淡水源的話,在養殖中期或毒藻發生期間前將池水鹽度降低,防止其發生才是一種真正的防治方法。陸、生命離子製劑的使用方法  目前市面上所見之各種生物製劑品牌可分為液態及固態粉狀劑二類,前者是屬於活性菌,而後者是屬於胞子型,在使用上,液態活菌型就可直接用到養殖場,而固態狀胞子型就須事先活化後再使用,才能發揮到最佳效果。近年來,許多生物科技公司研發出各種不同的生物製劑,其效果如何?使用者應該心理有數。並非每種生物製劑都能適用於蝦類養殖池,尤其不當的使用,往往不會產生效果。(1)使用固態生命離子製劑,在固態中或真空、無溼度的環境中不會產生功能。所以乾燥品不宜使用。 a.厭氣菌在高溶氧的水中,喪失其功能。 b.厭氣菌易生棲於底土之嫌氣層,若池塘的底質為砂質或會滲水者,不宜使用。(2)液態生命離子製劑是喜好氧菌,會形成細胞活化,在使用前液化,才能發揮效果。  a.生命離子適合固態保存,故均以固態存在,在使用之30分鐘前使之液化。其化學作用甚為複雜,常由十幾種至二十種以上之化學公式混合而成的綜合性生化製劑。這類生化製劑會分解出很多種酵素,和分解池塘中之殘餌,對於水質淨化有所助益,可是使用過量時池蝦脫殼時,觸角易被酵素分解掉,產生無鬚的現象,對於蝦的生長及健康反而受到影響,像這些生化製劑使用魚類殖池和蝦類養殖池需透過生化科技專家配合使用。 b.生命離子製劑在培養好氧菌在高溶氧的池水中,其功能最為明顯,如果使用過量,池水會很快澄清,水色消失,致使池蝦緊迫、不安,進而影響生長。之後,想要作水就少有些困難。